1.电池漏液常见的漏夜现象:
一是上盖与底槽之间密封不好或因碰撞,封口胶开裂造成,二是安全阀渗酸漏液﹔三接线端处渗酸漏液;四其他部位出现渗酸漏液。
检查与处理方法:
先作外观检查,找出渗酸漏液部位。取开盖板查看安全阀周围有无渗酸漏液痕迹,再打开安全阀检查电池内部有无流动的电解液。完成上述工作之后,若未发现异常,因做气密性检查(放入水中充气加压,观察电池有无气泡产生并冒出,有气泡则说明有渗酸漏液)。最后在充电过程中,观察有无流动的电解液产生,若有则说明是生产原因。充电过程中,有流动的电解液应将其抽尽。
一、蓄电池漏液现象及其危害
蓄电池漏液是车辆使用中常见的故障现象,主要表现为电解液从电池本体或部件中非正常渗出,具有以下特征:
外观异常:常见于电池外壳结合部(上盖与底槽)出现裂纹或密封胶开裂,渗液率占比达60%以上
部件渗漏:包括接线端子处渗酸(约15%)、安全阀渗漏(约10%)及其他部位渗漏(约15%)
伴随症状:漏液处可见结晶状酸性物质,电池表面出现腐蚀痕迹,电解液液位异常下降
二、漏液成因分析
(一)物理性损伤
运输安装损伤:23%的漏液源于运输碰撞或安装不当导致的外壳裂纹
机械应力:车架电池盒焊渣摩擦、底盘磕碰等持续机械损伤引发壳体破损
密封失效:封口胶老化、盖板变形导致的密封不良
(二)化学性因素
电解液浓度异常:过高的硫酸浓度(>1.30g/cm³)加速部件腐蚀
温度异常:充放电时内部温度超过45℃引发壳体变形
安全阀失效:压力调节异常(正常开阀压力18-24kPa)导致内部压力失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