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侵入途径
电解液可通过吸入挥发气体、皮肤直接接触或意外误食进入人体。
(2)具体危害
●腐蚀性损伤:电解液中的有机溶剂(如碳酸乙烯酯、 碳酸二 甲酯)具有强渗透性,接触皮肤会弓|发红肿、灼痛甚至溃疡;
溅入眼睛可能导致角膜损伤。
●氟化氢(HF)风险:六氟磷酸锂(LiPF。) 遇水或湿气分解生成剧毒的氟化氢气体,吸入后剌激呼吸道,高浓度暴露可致
肺水肿、器官衰竭。
●急性中毒:误食少量电解液即可引发消化道灼伤、恶心呕吐;大剂量误服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,严重时危及生命。
(1)重金属污染
部分劣质电池电解液可能含汞、铅等重金属杂质,长期接触可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引发重金属中毒,损害肝肾和神经系统。
(2)火灾隐患
电解液中的有机溶剂易燃,泄漏后遇明火或高温可能弓|发爆炸,燃烧产物(如氟化氢、一氧化碳) 进-步加剧毒性危害。
●电池破损或高温环境:电解液泄漏时,六氟磷酸锂分解加剧,释放大量氟化氢气体,短时间高浓度暴露可致急性中毒。
●回收处理不当:废旧电池拆解过程中,电解液若未经专业处理直接排放,会污染土壤和水源,通过食物链威胁人体健康。